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校友名人堂 > 1976—1999年 > 正文
赵晶
——1997年高考湖北省文史类第一名


  蓦然回首,却猛然发觉过去的这段光阴对我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,无数汗水、千万祈盼闪烁其间。当我端坐在桌旁,竟有些茫然无措了:毕竟,十年的经历和感触不是短短几千字能尽述的。而且个人的学习心得既难诉诸语言,又并非“放之四海而皆准”的灵丹;此刻,博大丰富的中华语言仿佛也变得苍白无力起来。但无论如何,我还是硬着头皮,用自己拙劣的笔写下了这篇文字,期望对莘莘学子有所启迪。

  六岁那年,我就被父母送进了小学,凭借从小习得的几百个汉字,与比自己大一岁的同学们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。尽管如此,我却一直名列前茅。五年级的课程结束后,我考入了市重点中学沙市三中的初中实验班,提前一年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。接下来的三年,同样是平静而顺利的。依靠自己良好的基础,我由入学时的74名(共80人)一跃成为全年级的前五名;并在初二的全市语数外联赛中取得了语文、外语单科三等奖和总分二等奖的好成绩。1994年6月,经过一星期的中考和实验班考试,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本校的高中实验班,并以总分615一分之差名列全市中考第二名。

  我校的高中实验班素来以良好的学风班风、优异的理化成绩闻名,汇集了全市各所中学的精英,竞争十分激烈。在自己的努力下,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棗班级前十名。一切好像都是令人满意的,但随着高二分科的日子的迫近,我却陷进了深深的思考中。最后做出一了个让周围的人惊讶不已的决定——由理转文。当时,主要基于如下考虑:第一,我的物理由于基础不牢固加之此科难度太大,所以一直是弱项;第二,由于数理化战用的时间很多,对英语的精力投入有限,致使此科丧失了初中时夺人的优势,变得平平起来;第三,我对文科较偏爱而且有些擅长。总之,避开物理的劣势,发挥数学的优势,恢复英语的水平,我定能在文科班有所作为。正是凭借上述理由,我说服了一直希望我学理的父母。在众人费解的眼光中,独自告别了实验班,坐在了文科班的教室里。

  立刻,一种新鲜、兴奋的感觉笼罩着我。我在数学上的优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,英语水平也稳步提高并迅速进入年级前列。在高二的第一次期中考试里,我以语数外三个第一和领先第二名48分的优势坐上了文科班“头把交椅”。此后的两年里,经历了政治的由弱到强、历史的轻微波动,但我作凭借语数外三科的优势,保持了年级第一的位置。正是在这种良好的知识状态下,我才能以总分624成为湖北省的文科状元。

  回首这十年,从小学到中学,从理科到文科,虽然我没有遇到过真正的挫折,但对文科学习的感触颇深。大致有如下几点:

  首先,关于主体性。高考成绩揭晓后,一个毕业班的文科生让我给“学习”下个定义。我告诉他:“‘学习’就是拄着手杖登山。”手杖,代表着老师的教导、书本的指点和同学的帮助;但,“我”是主体,离开了双脚的不懈攀登无论如何也不能到达山的顶峰。尤其对于文科生而言,充分发挥主体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。老师和同学现成的结论远不及自己的思考结果有价值。以前,遇到难题时,我总是力争独立完成;实在做不出,就搁置一天,经过再思考仍没有结果才去请教别人。表面上,这与立即求助于老师和同学没什么区别。实际大相径庭。因为经过独自思考,能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;而后者容易导致依赖感的产生,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有害无益。可见,多想、多思对改善学习效果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。

  其次,关于题海战术。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,赞成的很多,反对的也不少。但目前它还是倍受毕业班老师的青睐。“量变引起质变”,于是各种资料、试卷铺天盖地地般涌来,一浪高过一浪。这种做法真的有益吗?对于理科生来说,完成大量的题目就意味着夺取高分;作为文科生,全然不是如此,原因主要有:(1)题海中往往“鱼龙混杂”,有些文史题目本身就古怪刁钻,答案更是莫名其妙,不仅无法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,反而会使思维陷入误区。(2)文科的学习,课本是根,习题是枝叶。唯有根深,才能叶茂。(3)题海战术由于片面强调数量,常常导致为做题而做题。实际上,基础知识是前提,练习就是为了加深、拓宽对基础知识的理解。如果做一题丢一题,那么等于白做,起不了任何作用。当然,“量变引起质变”的原理并非无稽之谈,但题海战术明显超过了巩固知识的限度,故而不可取。正确的做法是,扎实地学好课本知识,辅之以必要的练习。何谓必要?以数学为例,题目是千变万化的,题型、方法却有章可循,尤其是解题方法,它往往从基本技巧综合、衍生而来。由于对文科生要求偏低,平学,只需将不同类型的题目各做几道、将各式各样的解题方法尝试一下,并不断加以比较,提高熟练程度。重点掌握思路,不盲目记答案。与此同时,还应利用习题查漏补缺,将错误产生的原因作出简短概括并牢记于心,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,防止再次出错。这样才能充分挖掘每道题的内涵,比无谓、重复地做题有效得多。

  再次,关于时间和效率。妈妈以前常说我“只是认真”,我的文科班主任也认为我不是一个学得很苦的学生。的确,十年来,我从初三下学期才告别了每晚两个钟头的法定看电视时间。即便如此,高考前两个月,恰逢第44届世乒赛在曼彻斯特拉开战幕,我在家还津津有味的收看了10场精彩转播,有时直到凌晨一点。与常学至转钟的同学相比,每晚不超过11点睡觉的我有些相形见绌。但我始终认为,效率比时间更重要。一个长时间学习的人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,一个高效率学习的人却一定能。当然,这并不意味着时间的长短无足轻重,成绩的取得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。可利用的时间多着呢?但,开夜车决不是唯一的方法,更不是最好的办法。比如,早上洗脸时想几个单词,走路回家时回忆当天的学习内容,吃饭前做几道选择题等。这些时间乍一看无足轻重,可是如果利用得当,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一份投入,何乐而不为呢?

  最后,关于高考。在中国,许多人往往“谈考色变”,因为它俨然是一个主宰众学子能还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命运的权威者。其实,大可不必如此,高考的成功是雄厚的实力、过硬的心理和良好机遇的综合体现。这其中当然包含了不确定的因素,而那些确定的因素正是我们应努力改善的。尤其是实力,不仅关系高考的成攻,而且对心理和机遇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。回想我的五科成绩,除了语文发挥得好些外,其余均是自身实力的真实反映。还须指出的是,一旦拥有了相当的实力,那么别的小问题也会迎刃而解。高考前,我的右手食指不幸感染发炎,疼痛难忍,只好缠着纱布答题。虽然有些不便、但长期的积累保证我为自己高中的学习生活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。纵观这二十年的高考,也不乏意外失败的例子,但总体上基本是个人实力的真实反映,颇令人信服。

  再回首,多少汗水、几许祈盼,万般感慨,这沉甸甸的求学路哦……